先后获兰州大学传播学硕士学位、南京大学法学博士学位,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博士后科研经历。2002年获聘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2010年晋升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2015年聘为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新闻史学会媒介法规与伦理研究委员会副会长。
科研成果先后获教育部高校科研优秀成果二等奖2项,江苏省哲学社科优秀成果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4项。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项、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2项,主持教育部、江苏省社科基金项目4项。出版个人学术专著、合著及教材13部。发表学术论文百多篇,其中CSSCI来源期刊论文70余篇,被主要学术摘编期刊转载近20篇。主要研究方向为大众传播法、新闻传播伦理、传媒与公共政策。
1.教育部第八届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2020)
2.教育部第六届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2013)
3.江苏省第十六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020)
4.江苏省第十五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2018)
5.江苏省第十四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2016)
6.江苏省第十二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2012)
7.江苏省第十一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2010)
8.江苏省高校第七届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2010)
9.中国大学出版协会第二届优秀学术著作奖二等奖(2012)
10.第七届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2010)
11.第八届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2012)
12.第七届(2018年度)全国新闻传播学优秀论文(2019)
13.第三届(2014年度)全国新闻传播学优秀论文(2016)
1. 授权与限权:新闻事业与法治,新华出版社,2001年。
2. 论当代中国媒介权限,群言出版社,2007年。
3. 新闻媒体与微观政治,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
4. 批评性报道法律问题研究,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年。
5. 网络公共性表达法治问题研究,中山大学出版社,2017年。
6. 新媒体环境下隐私保护法律问题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2018年。
7. 媒介话语权解析,新华出版社,2007年。
8. 新闻舆论引导论(合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
9. 报纸业务新理念探析(合著),兰州大学出版社,2005年。
10. 执政党与大众传媒(合著),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年。
11. 当代中国政治参与研究(合著),南京大学出版,2011年。
12. 新闻法规与职业道德教程(教材 合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
13.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理论与实践(教材 合著),江苏人民出版社,2015年。
(2000年以来部分论文)
理解新闻价值的两种逻辑: 商品主导与服务主导,国际新闻界2022年第2期。
我国未成年人网络情色内容的治理优化,社会科学辑刊2022年第3期。
新闻短视频著作权益合理抑制探讨,中国编辑2022年第5期。
私力救济中涉“性”隐私网络公开:法律抑或伦理问题,新闻与传播研究2021年第7期。
英美早期诽谤法制度下出版自由理论的实践困境,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21年第4期。
新闻透明性:内涵、逻辑与价值反思,新闻大学2021年第4期。
论私法范畴的媒体权利:基于《民法典•人格权编》条款,新闻与传播研究2020年第8期。
突发危机事件中谣言追责的理性问题,学术前沿2020年第5期。
媒介文化:伦理抑或权利范畴生活方式,学术月刊2019年第12期。
论新媒体环境下隐私收缩性保护与价值差序,湖南师范大学学报2019年第3期。
马克思、恩格斯“报刊批评精神”中国化的司法层面探析,南京社会科学2018年第8期。
城市文化经济学视域下的中国传媒产业空间集聚发展研究,新闻与传播研究2018年第8期。
论网络政治性表达的内涵及价值,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17年第3期。
马克思新闻出版自由观的历史背景及实质内容,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7年第12期。
网络批评性表达不应过度援引“寻衅滋事”追责,新闻记者2016年第9期。
互联网与大数据环境下隐私保护困境与规则探讨,暨南学报2015年第10期。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对强化媒体批评权意义,中国出版2015年第9期。
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对隐私保护倾向从宽原则,新闻记者2015年第2期。
新媒体涉私内容传播与隐私权理念审视,学术月刊2014年第12期。
网络环境下隐私保护理念应做必要调适,中国出版2014年第10期。
论记者之“优”的道德评价标准,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3年第12期。
新媒体环境下对隐私权的认知与保护,新闻记者2013年第8期。
试论新闻媒体在公共政策论辩中的功能优化,学术研究2013年第2期。
社会性媒介使用与隐私意识法律化原则探讨,国际新闻界2012年第3期。
新闻舆论引导与公正价值,南京社会科学2012年第3期。
新闻职业道德形成和发展的基本线索,当代传播2012年第1期。
市场化艺术行为的批评尺度,新闻记者2011年第9期。
网络舆论监督的困局:偏刑主义地方政策,当代传播2011年第4期。
亦析美国新闻界“揭黑运动”,新闻大学2011年夏季号。
新闻侵权问题与法官的法律尺度,新闻记者2011年第3期。
批评意见表达的法规范问题,国际新闻界2010年第12期。
媒体与司法关系如何规范,当代传播2010年第3期。
十年:媒体侵权诉讼的“公众人物”理念,新闻记者2009年第12期。
道德与伦理:新闻职业操守解读,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9年第11期。
也谈“人肉搜索第一案”判决,新闻记者2009年第7期。
批评性报道的法律意识与司法环境,国际新闻界2009年第3期。
领导与管理者引导舆论能力问题浅析,当代传播2009年第3期。
政策议题建构中的新闻报道作用分析,南京社会科学2008年第4期。
批评性报道的法律三题,新闻记者2007年第4期。
首例博客名誉侵权案法理探讨,国际新闻界2007年第2期。
公共政策的完善机制:大众传媒,江淮论坛2006年第6期。
大众媒介在政府政策行为中的作用,新闻界2006年第2期。
大众传媒与执政能力建设,当代传播2006年第2期。
论传媒政策的“公共性”,新闻大学2005年秋季号。
新闻媒介话语权辨析,当代传播2004年第2期。
“授人以渔”理念与新闻发现力培养,新闻界2004年第4期。
“贴近生活”中应蕴含社会共享价值,新闻记者2004年第8期。
对“新闻必须真实”命题的思考 新闻知识 2003年第6期。
应当意味着能够”,新闻界2003年第1期。
新闻素材处理应强调的几点意识,新闻界2002年第2期。
阻却舆论监督止于官司的思考,当代传播2002年第2期。
网络理性的两个突出话题,新闻记者2001年第12期。
一起侵犯肖像权的新闻官司,新闻记者2001年第5期。
法律法规意识与新闻报道,新闻大学 2000年冬季号。
1.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互联网与表达权的法律边界研究”(2015—2022)
2.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新媒体环境下隐私保护法律问题研究”(2012—2016)
3.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批评性报道法律问题研究”(2006—2010)
4.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媒体融合中的版权理论与运营研究”子课题(2019—2024)
5.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一般项目“网络公共性表达法治问题研究”(2011—2015)
6.主持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大众媒体在政府政策行为中的作用研究”(2006—2008)
7.主持江苏省哲学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我国传媒话语权理性拓展研究”(2004—2006)
8.主持江苏省哲学社科基金一般项目“网络舆论调控政策研究”(2011—2015)
《传播伦理与法规》、《新闻传播政策与伦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