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讲座回顾|郭建斌教授与民族志研究的问题来源

阅读:3010 发布于:2023-11-16 09:42


11月6日下午,广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郭建斌教授应媒体与传播学院邀请,开展了关于民族志研究的学术讲座,讲座由学院姚君喜教授主持,吸引了校内外师生的积极参与。


 1700099121975176.jpg

 

1700099165737788.png


讲座中,郭教授以论文《“藏缅走廊”刍议》为引,深刻细致地阐释了“何谓研究问题?”、“研究问题的类型?”以及“研究问题从何而来?”。

首先,郭教授针对何谓“研究问题”给出了定义,即对经验对象的追问,在此之上提出的问题又可以分为四个大类,一是研究的所关注的面向大小可以将研究问题分为宏观、中观、微观问题,二是从问题提出的角度分为应用型和理论型问题,三是依据提问的深入程度而分为的描述型、解释型、阐释型问题,以及最后综上所述所提出的“真问题”、“假问题“、“空问题”、“老问题”。

之后,郭教授通过讲述自身关于民族志的研究经历,以故事的方式深入浅出的告诉同学们:研究问题是田野材料与理论相互激荡的结果。做学术研究需要讲求“在场”的重要性,当研究者切身实地处于田野现场,所带来的体验都将对其探寻的研究意义带来不一样的见解和影响,且研究前期做的田野调查越深入和扎实,为之后研究的问题和过程所带来的效益就越大。

最后,郭教授总结提出我们应该在对田野材料不断的归纳、提炼,使其逐步抽象化的同时,也要对理论进行“析解”,使其不断具体化,才能做出具有意义和学术激情的研究。

 

 1700099396209222.png


学生感悟

郭建斌教授从《“藏缅走廊”刍议》这篇论文讲起,深刻细致地介绍了“何谓研究问题?”、“研究问题的类型?”、“研究问题从何而来?”这三个问题。郭建斌教授自1994年就开始在怒江的独龙江做田野调查,2010年之后,他的田野研究区域拓展到了康巴藏区。在讲座中,郭建斌教授结合自己的研究经历娓娓道来。他表示:研究问题是田野材料与理论相互激荡的结果。正如《“藏缅走廊”刍议》一文的结尾处所写的:“我们希望通过这样一个概念勾画出一个学术研究的蓝图,在此引领之下,如同“藏彝走廊”曾经激发的学术激情,有更多的学人来共同开拓这片学术热土。”听完讲座,我很受鼓舞,并对田野调查这一研究方法有了更深刻的理解。郭建斌教授的讲座让我受益匪浅,感谢郭教授的分享!

——2020级本科生 周睿琳

 

郭教授从自己的田野研究出发,为我们讲解了民族志研究的问题来源。“忠于自己的田野感受”是郭老师在讲座中一直强调的核心,这也让我感触颇深。尤其是郭老师在讲座中所举的“独乡”电视观看的田野研究例子中,让我深刻感受到了主体“在场”的重要性,作为民族志研究者不能被“理论”所带偏,而要深入田野现场,去感受和思考当地人与媒介、人与人、人与社会间的互动。非常感谢郭教授深入浅出的讲座,让我对于“真问题”有了更深的理解,也对人类学民族志研究有了更大的兴趣。

——2020级本科生 赵青韵

 

郭建斌老师从一篇关于“藏缅走廊”的论文开始,向我们娓娓道来了他在民族志研究领域所经历的的故事和体会。他告诉我们,研究问题,可以被理解为对经验对象是的追问。按照不同的标准,研究问题可以被分为不同的类型:例如宏观、中观、微观,又例如描述型问题、解释型问题、阐释型问题。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郭老师在介绍研究问题从何而来时,告诉我们,作为一名学术工作者,要提真问题,不要提假问题、空问题、老问题,这让我深刻反思了自己曾经在学术研究上对研究选题的肤浅理解。郭老师告诉我们,在民族志研究中,研究问题是田野材料和理论相互激荡的结果,他自己就曾经历从效果研究到意义探寻的转向。在他看来,田野触发了理论层面的思考,对田野材料的不断归纳和提炼,才能让零碎的感受和田野资料抽象化。郭老师的讲座让我对如何成为一名学术研究者有了更深的认识,也让我反思,如何做研究,才能摒弃对功利目的的追求,在真正探寻人类真知的道路上前进。

——2020级本科生 王清萱


文稿:赵青韵、周睿琳、王清萱、苏郡妍

审稿:李晓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