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讲座回顾 | 杨溟院长讲述基于源数据与态势感知智能的关系识别

阅读:11622 发布于:2022-05-12 13:03

 5月11日下午,新华社媒体融合生产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生物感知智能研究部学术带头人、新华网融媒体未来研究院院长杨溟为我院全体师生作题为《洞察:基于源数据与态势感知智能的关系识别》的学术讲座。讲座由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传播学院副院长李晓静教授主持,跨学科话题与干货满满的内容吸引了逾三百名师生的共同参与、学习与交流。

 杨溟640.png

 杨溟院长开展线上学术讲座


李晓静640.jpg

我院副院长李晓静教授在线主持讲座

 

以物联网语境下的“源数据”作为本次讲座的核心切入点,杨溟结合态势感知与空天地一体化的混合智能、源数据与情感计算的研究与应用场景,深度剖析了感知智能等关键技术在业界的应用探索。

他在讲座中提出,对于“源数据”智能化感知是媒体揭示真相的基础,也决定了媒体是否具备溯源、审核、辨识、“去伪存真”的能力。多源和多维的智能传感器可以采集传统媒体难以企及的数据,供生产者进行深度识别。这其中包括物理层面的环境感知和信息与文化层面的社会感知,也包括生理和心理层面的情绪感知和情感计算。

从空天地态势感知和个人化细粒度情感计算两个维度,杨溟结合多个具体案例加以剖析、解读。

随后,从科技进步的双刃剑与伦理迷思的角度,杨溟探讨了智能计算对社会治理带来的全新挑战,提出了“技术伦理”、“社会伦理”、“职业伦理”与“商业伦理”四个维度。并提出应将伦理考量前置到科研的起始阶段。他指出,数据首先是一种观念,其次才是技术。不仅指向技术的创新,也指向对“人”的深度了解。生物学、认知科学、无线通信,甚至硬件材料科学都是研究感知智能重要的学科基础。

杨溟指出,在数据应用中应特别强调数据的“可用不可见、可控可计算“,强调用户对于数据应用的知情权、选择权和追溯权。而数据的“可携权”将作为人的基本权利越发受到重视。

他还分享了现阶段人机融合智能与态势感知研究中的难点。

讲座中,“跨物种的体验感知”、“物联网中复杂关系平衡”、“源数据与财经调查报道”、“未来学”等话题引起同学们的共鸣和兴趣。杨溟还就师生们关心的人才培养、跨学科团队组建等问题提出了独具价值的答案,为智能媒体的发展与研究展现了颇具启发的探索路径。

image4 640.png

与会嘉宾与同学线上合影

 

【演讲嘉宾/杨溟】

新华社媒体融合生产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生物感知智能研究部学术带头人、新华网融媒体未来研究院院长;中国科技新闻学会科技创新传播委员会副理事长。

历任新华社、现代快报、现代金报、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等媒体副总编辑、执行总编辑,南京大学金陵学院传媒学院创设院长。2007年创建国内首个媒体融合本科专业。

 

【学生感言】

此次讲座,杨院长从物联网这个“比互联网大得多的江湖”为背景,通过多样的事例启发我们对于物联网时代中深度感知与隐私保护平衡、理性与感性混搭等问题的思考,并提出一种超学科融合视角的发展视角。而我也深刻了解到“物联天下”已然不再只是单纯指代某种技术趋势,还蕴含了对新的伦理思想与文明共识的期待。

——潘家欣

2021级新闻与传播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本次讲座杨院长结合新技术在传媒领域的前沿应用,为我们生动讲述了“物联天下”时代智能媒体在我们生活中所发挥的巨大作用。杨院长关于人类未来发展趋势的论述为我们开展学术研究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在“超学科融合”的时代背景下,我们作为传播学子更应当积极开展跨学科的学习与科研,努力提升自己的学术能力,为智能传播贡献青年力量!

——李亦飞

2021级新闻与传播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杨院长从技术的缘起、发展和前沿应用向我们论述了“智能”的诞生过程。结合新华社近年来的发展实践,我们也了解了这些看似离我们遥远的计算机科学在我们学科的深度运用。从“算法推荐”伦理问题的角度,杨院长提示我们可以从政策法规、行业应用等角度开展学术科研,为我们的进行文理交叉学习提供了新的方向。

——MARIA CHEN(阿根廷)

2021级新闻与传播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文 / 潘颜 李亦飞